原标题:毕业2年,4次辞职,这是我被虐千百遍后,总结出的工作选择模型
导读:
2016年的4月初,工作一年不到,我把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辞掉了。我的职业是互联网产品经理。有无数前人都说过,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,要干两到三年,积累一定的经验,千万不要只干...
2016年的4月初,工作一年不到,我把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辞掉了。
我的职业是互联网产品经理。有无数前人都说过,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,要干两到三年,积累一定的经验,千万不要只干1年就走。然而我辞职很坚决。因为我觉得,我的工作内容没什么意义,无法发展。
我所在的公司可不是什么大厂,那是一家游戏公司,我所在的部门是公司内互联网方向的事业部,主要做内部行政系统。也就是说,我们和主营业务没关系,只负责公司的运营支持。绝大部分公司都会用第三方的内部系统,因为自己开发的成本很高。然而我们老板不差钱,所有内部系统都得自己来开发,所以不仅浪费人力,系统本身的作用也有限,一些只会用两三次的事情,都得专门做一个功能,业务实在有限。我负责的系统,在完全能支持业务的情况下,花半年全部推翻重做一次。
不仅业务有限,团队配置更是奇葩。一个系统竟然有4-5个产品经理,研发也才6个。整个部门没有一个3年经验以上的产品经理,大家都是这两年的校招生。日常的工作是找BUG,一天8小时,有效工作时间不会超过1个半小时。别人想辞职是忙的挺不住,我是闲的混日子。
当然公司有好的地方,赚钱,主营业务(游戏)很厉害,氛围不错,包吃住待遇尚可。但对我来说,公司主营业务和我并没有什么关系。我不知道我这么呆着有什么意义,工作停留在最基层,即使在这得到3年工作经验,那也只是把半年的经验重复做到3年而已。也许几个月后状况会好转,但我不想浪费时间。于是,在这批校招生里,我第一个辞职了。
当时决定换一座城市,所以我选择了裸辞,而且没有告诉家人。辞职后的第一个月,到处旅游,放下了包袱,我的心情非常舒畅。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。第二个月,我开始找工作。我想做到这个岗位更重要的事情,因此我给自己定了方向,不能再找那种主营业务不是互联网产品的公司,公司规模没要求,职位是助理也没关系。
找工作的生活总是单调的,每日住在80块一晚的青年旅舍中,印了很多简历,整天看各种招聘网站。工作日在各个线路的地铁公交中辗转,周末去周边散散心。然而我的经验太少了,简历和面试的通过率极低。一个月投了150+简历,面试10家左右,没有offer。很多面试官对我所做的内部行政系统的工作经历根本不感兴趣。有个两三个面试聊得不错,面试官直接跟我说,你的产品思维很不错,但工作经验太短了。面试失败和简历被刷越来越多,心态难免会越来越纠结。
第三个月,我一度感觉能投的岗位被我投的差不多了,于是辗转到另一个城市,继续找工作的日子。投简历和面试还是那样,有是100+的简历投递,近10个面试,没有成功的。随着时间慢慢过去,不仅经济越来越紧张,心情也越来越失落,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找不到这个岗位的工作了。最后终于拿到了一个尚可的offer,那时距我离职正好3个月。
如释重负,我加入了新的公司。这家公司100人左右,做O2O,A轮融资。当时我想,第一份工作才一年不到,这次至少得呆满一年吧。然而天不遂人愿,屁股还没坐热,公司发不出钱了,开始裁员。我还在试用期内,自然免不了卷铺盖走人的命运。于是,在10月底这个尴尬的时间点,我拿着1年半两段工作经验的简历,继续找工作。
突然被辞退,我根本没有做好找工作的心理准备,更何况只拿到了1个月的工资,前面的经济窟窿才刚补上,万一老板跑路了,我的钱怎么办。不过生活总得继续,冷静几天后,我又一次开始找工作的生活。
上次的各种面试经历还历历在目,这次算是有一定经验了,不能找到太坑的工作,不然到时候还得换。我以为能稍微顺利一些,结果过了一个多月,又是投递100+简历,面试七八家,没有结果。我明白了,根本没有我选工作的余地,只能是工作选我,尤其是年底这个时间点,我不得不降低标准。
最终在我回家的前两天,拿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。其实这家公司不怎么样,只有30个人左右,而且只有我1个产品经理。然而正赶上过年,如果我不接受,那就得过完年才能继续找。两天的思想斗争后,我还是决定去。
今年8月底,才工作了半年,我把第三份工作辞了。事实上,我可以说从来公司的第一周起,就想着辞职,一直熬到现在。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,工作职责不规范,我做不了这个岗位该做的事情。公司只有我一个产品经理,对岗位的定义居然是画原型,甚至需求都不经过产品经理。我的总监不是产品经理出身,对产品不太懂。我做的很被动,决定不了产品需求,经常是其他部门的人直接跟我说,这个功能就要这么做。既然来了,总得解决问题吧。我和我的总监沟通过,他说,公司以前是有几个产品经理和专职的产品总监,后来都被撤掉了,只留下一个负责交互设计的产品经理。这让我匪夷所思。他认同我,但没法帮我解决。我又找了CEO三次,他会上说这确实是问题,可以想办法解决,走出会议室就没有然后了。我仅仅是要到了其中一块业务的“产品经理”角色,我邮件详细写了具体方案,CEO看几眼就抛下不管了。
后来,我的总监被离开了,我也正式离职。我离开后,公司正式撤掉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。半年下来我发现,公司根本不需要产品经理,公司产品的数据量非常少,产品的作用只是支持业务而已。
第3次辞职,我的工作经验虽然满了两年,但没有连贯性。踩了那么多坑,比起连续工作两年的同龄人,我已经落后了。这次求职,我必须有明确的方向,不能第三次踩进坑里。我专门预约了阿里巴巴的行家,咨询了关于求职和职业发展的话题。工作经验欠缺,平时我必须利用其他方式不断充电。我写了一堆工作相关的文章来阐述我的思想,看书,听讲座,网上购买产品经理的培训资料自学。
我确定了自己的找工作目标,公司业务方向倾向于B端、业务性质的平台,为了后续的职业定位和发展;公司的产品团队不能只有我1个人,上司必须懂产品;公司本身和待遇也不能太差。我现在正处于确定方向、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,以我那么些次跳槽的状态,这次必须得找份至少做满两年的工作。找了一个多月,面试10来家,1个offer。
接到offer后,我去网上找关于公司项目的资料,然而一点都找不到,只能看到好些个以前失败的项目。进来以后才发现,公司要做的是个新项目,只有1000用户量,没有用户需求支撑,却想做成一个美团+支付宝+携程的平台。项目负责人对产品的认识停留在抄功能的阶段。这次我没有犹豫,尽管我爸妈一直说先工作着,但我明白,如果我现在不走,不到1年的时间我肯定还是会辞职的,甚至项目不一定能存活1年,
入职一周后,我辞职了,2年里第4次辞职,继续找工作的生活。
屡次辞职,我是怎么想的
写了这么多,一定会有人认为,这难道不是眼高手低吗。毕业2年,换了4次工作,告诉谁都会吓一跳。即使去掉最近这家1周就走的和那家被动离职的,其他两家也没有干满1年。一般2年辞职4次的只有两种情况。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,没有职业规划,每换一家公司都觉得不喜欢,只能靠不断跳槽来找自己想要的,这种人占了大多数。还有一种就像我这样,反而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太严格、细致,导致对工作的要求不小,一旦经验欠缺,就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,于是只能通过跳槽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环境。
回过头来看,第一家公司的辞职引导了我后面职业生涯的变迁。是啊,我有要求,公司也有要求,我的工作经验比较欠缺,再挑挑拣拣,不一定能找到我期望的工作。
经历了这些,我悟出了一个道理,有时候在公司忍耐一下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,即使会有几个月的煎熬。因为存在这两种可能,第一,也许几个月后公司会推出一块不错的业务,转岗过去相当于重新开始。第二,工作时间太短会影响找求职,尤其是低于1年的工作,很容易给HR造成不稳定的印象,所以即使很煎熬,最好也熬到1年再走。事实上,我的第一家公司后面推出了其他领域的后台系统,不说多好但至少可以接受,如果我继续呆在那,至少能做足1年经验。
作为互联网行业的90后,频繁换工作似乎是件很平常的事,但作为一个辞职狂魔,我不认为换工作是个好事。一份工作干不长的话工作很难更深入地沉淀,比如1年1跳,通常1年只能刚入手公司的业务和方向,跳槽后又得重新熟悉新的公司和业务,而且过程很麻烦,裸辞还会遇到经济问题。如果今天有工作两年以内的人来问我说要不要辞职,我很有可能会跟他说,一方面选工作不能将就,另一方面不要轻易辞职。所以,有时候我也在怀疑,职业规划到底重不重要,对工作太认真有时候反而不是一件好事,也许不如随遇而安。
如何评判一份工作是否值得做下去
经历了那么多之后,我非常赞同这么一句话,选择工作时千万不要将就。一旦将就,意味着这份工作很有可能做不长久,导致没法定下自己的发展方向,没法沉淀。
踩了那么多坑,结合网上看的七七八八的经验,自己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工作选择模型,不论选择offer,还是考虑辞职,都可以考虑以下四个维度:公司,项目,团队,待遇。
工作选择模型
其中,公司指的是公司本身的规模,发展状况,经济状况,和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地位、发展状况。好的公司不必说,不错的公司至少是业务有前景,能盈利的。如果说公司没做出过有用的产品,或者一直烧钱,那就要慎重了。
项目,指的是工作所在的具体项目,包括项目的发展状况、前景,和在项目中的角色。稍大一点的公司都有多个项目,小公司可能只有一个项目。有的项目是公司的核心项目,自然有保障,有的项目是公司拓展的新业务,前景不一定明确,但能做的事情很多。还有的项目是早已被市场淘汰的,或者只起到内部支持作用,那自然没必要留着了。项目中的角色,就是在项目中做的事情,不同的项目类型,同一岗位的角色也不一样。对于我这类职场成长期的人来说,项目是最重要的,因为项目直接决定了以后几年的工作方向,和能达到的高度。
团队是一起工作的人,包括部门规模,这个岗位的人数和合作方式,工作职责和分工,以及上司是否牛逼。处在一个上司牛逼,工作职责规范,同事能力也较高的团队,自然工作效率高,能力提升也大。如果团队的工作职责不清晰,流程混乱,上司不是做这块出身,甚至不懂业务,那工作很难推进下去,首先需要花精力完善团队职责,还不一定能成功。还会有另一种情况,在大公司比较多,就是团队人员太多,事情做的太细,导致成为螺丝钉,这就得结合项目来考虑了。
最后一点待遇,这点自然不用多说,钱给的多不多,要不要加班或者加班多久,有没有五险一金,福利怎么样,公司对这个岗位的培训、交流机制等。
不同阶段、行业的人,对工作的选择不一样,这个模型更适合像我这样工作3年之内的人。每个维度中,对于毕业生,公司会更重要一些,对于工作3年以下的人,项目和团队很重要,对于已成家的人来说,显然待遇最重要。当然,不是这4个都很好的工作才能去做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状况和要求。我的标准,则是这四项中,不能有一项低于最低标准,这便是找工作和辞职的底线。
如果回过头来,让我对这4次辞职再做一次选择,我可以说任何一家公司的辞职我都不后悔。因为,这几份工作,都是有至少一项低于最低标准。第一份工作,公司本身、待遇还不错,但内部系统这个项目太一般,没有高度,做的事情太基础。第二家公司发不出工资,显然公司本身不合格。第三家公司的项目我还比较认可,公司虽小但还行,但团队明显不行,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不清,而且公司没有其他会做产品的人,导致工作进行不下去。第四家公司显然项目毫无前景。
所以,我现在第四次找工作的目标很明确:
不能是很小、经济状况差的公司
我所做的项目一定要有发展前景,符合我的职业方向
产品经理团队完善,工作职责不能不清晰
薪资不能过低,加班不能太严重。
在符合这些要求的情况下,再去考虑。
如何度过裸辞的日子
我每一次辞职都是裸辞(没有找到下家就辞职)。有人会问,为什么不找到下家再走呢,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在职期间不可能花很多时间面试,面试需要不断请假,只要短时间内请假3次,上司肯定知道你干嘛去了。而且很多公司都希望马上入职,倾向于找已离职的人。除非两三个面试就能拿到理想的offer,不然不如在辞职后专心面试。
经历过那么些辞职后我发现,其实怕的不是找不到工作,也不是经济问题,而是心态变化。一开始信心满满,屡屡受挫后就会心态失衡,心里骂公司没眼光。一旦时间长了,会逐渐怀疑自己是不是找不到想要的工作,最后病急乱投医,胡乱找个不满意的公司。我所在的互联网行业现在竞争非常激烈,工作经验少、没有名校大厂背景的人,很容易陷入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。
所以,裸辞的日子不能随遇而安,一定要做好找工作的计划。首先,心态要放平,先定个找工作最长可接受的时间,比如三个月。然后,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市场状况,确定要找的工作的标准。一开始,可以定一个高一点的标准,如果一段时间后没有消息,必须降低标准,再找不到再降,这样心态才不会失衡。找工作的日子比较清闲,是给自己学习充电的好机会。多修改下简历,准备好作品,面试前做好对公司的了解和准备。
PS:本故事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。
作者:@潘帕斯,来源: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相关阅读
看的心酸:我在百度工作这些年
注意换工作的巨大成本
听这五个从事自由职业的姑娘讲讲她们为什么不喜欢去上班
来源:卢松松博客,欢迎分享,(QQ/微信:13340454)
- 随机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评文章
- 思维导图,帮你全面搞清人事管理!
- 如何管理比自己优秀十倍的员工?
- 当你辞职时,领导一般用这些套路
- 常见人事管理法律漏洞,企业容易“出错”的地区!
- 只需十分钟!爆文标题秘诀学到手
- 今日头条自媒体平台实操经验分享,让你月入上万不是梦
- 自媒体人在哪个领域容易出爆文?
- 今日头条运营秘诀分享:让你的文章阅读量和收入都“飞”起来
- 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总结出活动运营的14个套路
- 年入十万靠努力,年入百万靠能力,年入千万靠什么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